Search

甲狀腺惡性腫瘤的手術選擇不能只看腫瘤大小,而是根據復發和轉移的風險高低,典型乳突癌如果<1 cm或許...

  • Share this:

甲狀腺惡性腫瘤的手術選擇不能只看腫瘤大小,而是根據復發和轉移的風險高低,典型乳突癌如果<1 cm或許可以病灶單葉切除,但是>1 cm 就要注意是否有甲狀腺外或淋巴侵犯,如果有甲狀腺外或淋巴侵犯的疑慮建議兩葉全切除,>4cm也是建議兩葉全切除,對於非典型的乳突癌(例如不良細胞之變異),或是廣侵犯型濾泡癌 (widely invasive follicular thyroid cancer) 兩葉全切除才是最安心的選擇,如果起初只切除病灶單葉,病理發現復發和轉移的風險高也應該在適當時機再手術切除另一葉。

最近有位39 歲的S 小姐在北部地區醫院某位專門甲狀腺手術的”C名醫”接受甲狀腺手術(局部切除),病理報告是廣侵犯型濾泡癌 1.4 cm,關於這位”C名醫”在網路有人推崇,但是在我門診有幾位經這位”C名醫”手術和給病人的後續建議實在不敢苟同,S小姐經”C名醫”手術僅切除患側(左)葉局部切除 (partial lobectomy) 以及正常(右)葉更小範圍的局部切除,總體而言就是次全切除 (subtotal thyroidectomy),以鎝99m 掃描 (Tc-99m thyroid scan)可見兩葉甲狀腺仍然很明顯,血液檢查發現S 小姐的甲狀腺功能仍然處於亞甲亢現象(S 小姐並無服用甲狀腺素) fT4 1.69, TSH <0.03,此外S 小姐的anti-Tg antibody 相當高 (>),表示同時存在橋本氏甲狀腺炎,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手術後仍然有亞甲亢現象。”C名醫”給S 小姐建議是直接做放射碘治療,幸好S 小姐覺得怪怪的,趕緊選擇第二意見諮詢,我的建議是安排再手術切除,然後做放射碘治療。理由很簡單,剩餘的正常甲狀腺會吸收放射碘而阻礙了腫瘤的殺傷,也無法藉由放射碘治療後影像偵測是否有遠端轉移。更嚴重的是兩葉剩餘的正常甲狀腺如果進行放射碘治療有可能造成氣管壓迫而有氣道阻塞風險。
事實上,這種對於甲狀腺惡性腫瘤的手術選擇只切腫瘤和患側稍許的甲狀腺組織已經不合指引,至少應該病灶單葉全切除,如果是高復發和轉移的風險的腫瘤應該兩葉全切除。
S 小姐的母親在一旁聽我的解釋後除了不解為什麼這位”C名醫”仍是網路有人大力推,後來經我解釋廣侵犯型濾泡癌如果處理不當可能延後得知肺部或骨骼轉移,甚至導致以後的遠端轉移或變成更嚴重的去分化癌時,這位憂心的母親和也是為人母的S 小姐都難掩滿面淚流,而我除了深感憂心也衷心期盼別再遇到這種不常見的醫療方式。


Tags:

About author
在FB或網路上,甲狀腺醫者不願意介入病友與原主治或責任醫師的關係,在這裡分享行醫經驗和病友的故事,除了心情抒發,也是期盼關心甲狀腺健康的病友或者是同道朋友能夠藉由「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的想法,利用這些故事和經驗啟發對甲狀腺疾病的進一步了解和關心,醫者建議路過此FB的甲狀腺病友如果想要問問題,一定要先請教您原來的主治醫師,如果需要找我,也希望能夠透過原主治醫師轉介。由於甲狀腺醫者的體力有限,資質駑鈍,無法妥善回復每一個問題,有時遇到簡答題或是值得探索的問題,或許就在那個當下簡單回應,留下一點訊息只是抱著期待甲狀腺病友的照顧更有品質,在此寫些心得希望能夠拋磚引玉,給病友更多一些想法。
醫者不願意介入病友與原責任醫師的關係,這裡分享病友的故事,除了抒發,也期盼關心甲狀腺健康的病友或同道能夠藉由「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啟發對甲狀腺疾病的進一步了解和關心
View all posts